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阶段发展理论,从13岁到20岁左右青春期这段时期,人的主要社会心理发展任务是自我认同,也就是决定我是谁,我在这个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在这个时期,父母长辈对人的影响力逐渐退居二线,而青少年与同辈的关系此时成为他们人生的重心。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追求团体归属感,通过自己所属的团体来定义自己,并根据同辈团体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角色。这样的团体在当事人进入成年早期,发展心理任务转向亲密关系时,多数就会在更亲密的密友或恋爱关系的影响下自然解体。在这段时间与同龄人相处不顺利或没有找到自己的团体归属的人则有可能产生角色混淆,即感觉自己在社会上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担任什么角色。
这个发展心理阶段不因国别、民族、性别有太大变化,至多由于社会条件、文化和个人特质,有时候年龄范围可能会推前些或错后些(比如可能现在中学课业太重,学生根本没时间进行社会交际,那么他们就可能到大学才有机会去发展这方面)。男性和女性此时的行为本质驱动都是一样的,都会抱团(实际上就是寻找团体归属感和角色定位),只是由于文化影响可能表现型不同。女性更多的表现可能是如上所述,而男性则可能是参加球队、共同兴趣爱好、甚至可能是通过结成小黑帮来体现的。
— 完 —
本文作者: 清流
【知乎日报——比新闻更多】听亲历者和内行专家八仙过海谈新闻,离现场更近一点。
下载知乎新 app - 知乎日报客户端(Android / iPhone 同步上架):
http://daily.zhihu.com/download
此问题还有 2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积极心理学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人对心理学痴迷?
这个发展心理阶段不因国别、民族、性别有太大变化,至多由于社会条件、文化和个人特质,有时候年龄范围可能会推前些或错后些(比如可能现在中学课业太重,学生根本没时间进行社会交际,那么他们就可能到大学才有机会去发展这方面)。男性和女性此时的行为本质驱动都是一样的,都会抱团(实际上就是寻找团体归属感和角色定位),只是由于文化影响可能表现型不同。女性更多的表现可能是如上所述,而男性则可能是参加球队、共同兴趣爱好、甚至可能是通过结成小黑帮来体现的。
— 完 —
本文作者: 清流
【知乎日报——比新闻更多】听亲历者和内行专家八仙过海谈新闻,离现场更近一点。
下载知乎新 app - 知乎日报客户端(Android / iPhone 同步上架):
http://daily.zhihu.com/download
此问题还有 2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积极心理学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人对心理学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