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花了点时间看了下ansible的文档,也稍稍体验了下,因为是全英文的文档,看起来有些慢,因此想着把常用的东西写篇文章提炼下,这样以后也就方便查阅,同时也方便那些想快速使用ansible的人,能够快速的上手。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命名为“ansible使用指南”。有点标题党,有遗漏的地方欢迎补充^_^
1. 什么是ansible
ansible是个什么东西呢?官方的title是“Ansible is Simple IT Automation”——简单的自动化IT工具。这个工具的目标有这么几项:让我们自动化部署APP;自动化管理配置项;自动化的持续交付;自动化的(AWS)云服务管理。
所有的这几个目标本质上来说都是在一个台或者几台服务器上,执行一系列的命令而已。就像我之前有介绍过的Fabric,以及我们基于Fabric开发的自动化应用部署的工具: Essay。都是做了这么个事—— 批量的在远程服务器上执行命令。
那么fabric和ansible有什么差别呢?简单来说fabric像是一个工具箱,提供了很多好用的工具,用来在Remote执行命令,而Ansible则是提供了一套简单的流程,你要按照它的流程来做,就能轻松完成任务。这就像是库和框架的关系一样。
当然,它们之间也是有共同点的——都是基于 paramiko开发的。这个paramiko是什么呢?它是一个纯Python实现的ssh协议库。因此fabric和ansible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需要在远程主机上安装client/agents,因为它们是基于ssh来和远程主机通讯的。
2. 快速安装
上面简单介绍了下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安装呢?也很简单,因为ansible是python开发的,因此可以这么安装:
sudo esay_install ansible # 或者 sudo pip install ansible
你也可以从github上clone最新版本,然后安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服务器(Master)需要安装Python2.6/7,windows上无法使用ansible。被管理的服务器(Managed Node)需要安装Python2.4以上的版本,如果低于2.5,需要安装python-simplejson。
3. 配置
安装完成之后,先来配置下配置项——.ansible.cfg。ansible执行的时候会按照以下顺序查找配置项:
* ANSIBLE_CONFIG (环境变量) * ansible.cfg (当前目录下) * .ansible.cfg (用户家目录下) * /etc/ansible/ansible.cfg
还有一个重要的配置是hosts的配置,所有的远程主机需要在hosts中配置,可以分组。当然hosts也可以执行是指定。先来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家目录下新建一个hosts文件:
# hosts [local] 127.0.0.1
然后在终端执行:
$ ansible -i ~/hosts all -a 'who' # 结果如下: 127.0.0.1 | success | rc=0 >> Guest console Feb 1 16:29 the5fire console Jan 20 19:50 the5fire ttys018 Feb 22 15:35 (localhost)
这是一条ad-hoc命令——临时执行命令,ad-hoc是ansible里的一个概念, 在上面命令中就是 -a ,具体稍后再说。命令中的all是值hoss中的所有服务器,当然也可以通过 ansible -i ~/hosts local -a 'who'这样根据组名指定服务器。
再说到ansible.cfg的配置,默认ansible执行时会从该配置中加载hosts配置,因此可以通过修改.ansible.cfg来指定默认的hosts文件地址:
# .ansible.cfg [defaults] hostfile=/Users/the5fire/hosts
这样下次执行,就不需要 -i参数了。
4. Ad-Hoc
ad hoc——临时的,在ansible中是指需要快速执行,并且不需要保存的命令。说白了就是执行简单的命令——一条命令。对于复杂的命令后面会说playbook。
那么这个Ad-Hoc命令怎么用呢?上面已经简单的示范了下。在ansible中还有一个Module(模块)的概念,这个模块可以理解为一个库,所有的命令都需要通过模块来执行,比如上面的那个命令: ansible -i ~/hosts all -a 'who',其实是调用了默认的command模块: ansible -i ~/hosts all -m command -a 'who' ,除了command模块还有其他很多模块,比如你就想ping下这个服务器是不是还存在可以通过ping模块: ansible -i ~/hosts all -m ping。
还有几个参数需要记录下:
-u username # 指定ssh连接的用户名 -f 10 # 指定并发数 --sudo [-K] # 如果需要root权限执行的话,-K参数是用来输入root密码的
你可以通过各种模块来批量完成某个包的安装,或者其他什么需要的操作。 更多模块可以看官网文档: modules
关于Ad-Hoc的更多内容参考这里: intro_adhoc
5. 简单Playbook
上面的ad hoc是指执行一条临时的不需要保存的命令,那么复杂的命令怎么执行呢?因此也就有了playbook这个命令: ansible-playbook。
playbook(剧本),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定义一个脚本或者说配置文件,然后定义好做什么。一个简单的playbook是这样的,把当前用户名输出到whoami.rst文件中:
# playbook.yml --- - hosts: local # hosts中指定 remote_user: the5fire # 如果和当前用户一样,则无需指定 tasks: - name: whoami shell: 'whoami > whoami.rst'
执行完这个命令后,你可以在local所代表的服务器的用户目录下发现这么个文件。说道这里,要停一下。这个配置文件是yaml格式的,因此你可能需要去了解下YAML: wiki YAML。
简单解释下上面的playbook,hosts后面根据local是从hosts中读取的,tasks是是关键词,指明了要执行哪些任务;下面的name是任务的名称,shell是前面提到的module(模块),单引号中是命令。
除了tasks之外,还有一个handlers的命令,handlers是在执行tasks之后服务器发生变化之后可供调用的handler,使用起来如下:
# playbook.yml --- - hosts: local # hosts中指定 remote_user: the5fire # 如果和当前用户一样,则无需指定 tasks: - name: whoami copy: src=~/hosts dest=~/hosts.dest # 本地拷贝到远端 notify: # 如果copy执行完之后~/hosts.dest文件发送了变化,则执行 - clear copy # 调用handler handlers: - name: clear copy shell: 'mv ~/hosts.dest hosts.del' # 假装删除
上面只是一个演示,再来一个真实的功能——在local服务器上,从git上clone下来我的blog源码,然后创建虚拟环境,创建数据库,最后运行:
# deploy-blog-simple.yml --- - hosts: local # hosts中指定 remote_user: the5fire # 如果和当前用户一样,则无需指定 tasks: - name: check out django_blog git: dest=~/demos/django_selfblog repo=https://github.com/the5fire/django_selfblog update=yes - name: make virtualenv shell: 'virtualenv ~/demos' - name: install requirements pip: requirements=~/demos/django_selfblog/requirements.txt virtualenv=~/demos - name: init database shell: . ./bin/activate && cd django_selfblog/selfblog && ./init_database.sh chdir=~/demos - name: run manage.py shell: . ./bin/activate && cd django_selfblog/selfblog && ./run.sh chdir=~/demos
如果你已经配置好ssh账户免密码登录之后,直接执行: ansible-playbook deploy-blog-simple.yml就可以在你指定的服务器上部署,并启动blog了。
好了,关于ansible的使用,到这里应该先告一段落了,后面还有一些稍微复杂点的概念:role和include。以后有时间再补充一个续。
在写最后一个playbook的时候,为了最后能正常启动blog程序,花了小半天时间把ansible的代码看了下,下一篇来分享下ansbile里面的一些原理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