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社区推荐资讯 - ITIndex.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3

好的功能为什么不做成一个独立的产品?

$
0
0

  【导读】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性地反对复杂,认为手中产品的绝大部分功能并不是自己需要的,这种类似当年微软的绑定销售,让我们非常愤怒——“不需要的功能为什么要集成在优秀的产品上?!好的功能为什么不做成一个独立的产品?!……”

  在不同的场景下,产品功能不断变得“更多更全”,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感到迷惑不解。

  前两天,在看一档喜欢的体育节目时,又响起了熟悉的背景音乐,我照例抱怨了一句“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女友灵感突发,提醒我可以用微信的“摇摇搜歌”功能。一阵手忙脚乱过后,我终于在背景音乐结束前找到手机、打开应用,并成功使用“摇歌”功能找到了想要的音乐名。

产品复杂化发展之佯谬

  实际上,在微信 4.5 版推出的时候,我就曾经体验过这个功能,除了照例感叹了一番大腾讯产品的精致,没有过多在意。这次使用,让我发现了这个小功能的乐趣,又连续玩了一段时间。不过,开心过后,产品经理的职业病上身了。 “为什么这么好的功能,要隐藏得这么深呢?微信真是越来越复杂!”

  在崇尚“一个产品,解决一个需求”的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性地反对复杂,认为手中产品的绝大部分功能并不是自己需要的,这种类似当年微软的绑定销售,让我们非常愤怒——“不需要的功能为什么要集成在优秀的产品上?!好的功能为什么不做成一个独立的产品?!……”

  然而,有的事却经不起分析。老罗(引用一下,不谈锤子)提到过一个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难道你还没有厌烦于像一个傻X一样一页又一页地找寻应用么?”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在应用数量超过 6 页后,我安装新应用时谨慎了很多,生怕应用多了找不过来。这时如果腾讯把“摇摇搜歌”单独做成一个 App,打开就能摇的那种,我十有八九是不会下载安装的。而如果微信没有把这项功能集成,那么可能我一辈子都将不知道《天下足球》里过瘾的背景音乐叫“Hall of Fame”。

  那么,产品功能到底是否应该不断变得更多更全?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惑。

   成功产品的复杂化趋势

  苹果掀起的智能手机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简约主义的设计。只有一个按钮的手机,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把人们对智能产品的认知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简约的设计理念随即扑面而来,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应用,满足一个需求”成为了好产品的重要特征。“One·一个”的口号诠释了这样的认知: 一个就够了

  然而理念无法代替用户决策。如今的市场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成功产品,从最初功能开始,不断向复杂化发展。

产品复杂化发展之佯谬

  微信自不必讲,就摇一摇这个功能,就能摇陌生人、摇歌、以及摇图片。而日渐丰富和杂乱的朋友圈、公众平台,则完完全全超出了 IM 产品的初衷,甚至于有人说微信将变成一个新的 App Store;同样做 IM 起家的陌陌,添加了群组、动态等功能,希望摘掉“约炮神器”的帽子;墨迹天气作为一款天气预报应用,又是推荐衣服、又是分享照片,甚至还希望向工具平台的方向开始转型;安全产品“网秦”从手机杀毒入手,在服务当中集成了体检、杀毒、号码屏蔽、隐私屏蔽等种种功能;甚至“百思不得姐”这种无聊需求产生的产品,也加入了购物的功能……

  现实中没有童话,复杂正是市场上不断上演着的戏份。从经济上讲,复杂化能够让产品不断进入新的市场,讲述新的故事,获得更大发展。同时,一些长尾功能,某些时候对于并不理性的用户是一个巨大的激励:为什么不选择用一个功能更齐全、强大的东西呢?

  尽管过于复杂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导致体验下降,但从数据上来看,很少有人能证明这一点。加上公司的壮大、利益的推动和不断膨胀的野心……我们曾经抵挡住过魔鬼的诱惑吗?

  应用复杂化趋势的非市场原因

  从感情上来讲,我是支持应用采用极简设计的,过多的功能总是让我心生不满。然而抛开利益原因,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是否有其内在的理由呢?

   长尾需求的代价。正如“摇摇搜歌”的例子,这种功能不通过添加在常用应用中,是难以独立出来的。尽管用户没有意识到,但在每一次下载应用时,必然都会做出一个评估:下载这个应用所获得的满足,是否足以弥补下载应用所需付出的代价?

  想想每次下载应用,需要几下点击操作、连接网络、占据带宽、等待下载、占据手机空间、图标将占据有限屏幕的位置,甚至一些金钱,而如果应用满足的只是一次性(或者非常稀疏)的需求,那么很有可能用户会选择放弃。也就是说,目前移动端中,用户的迁移成本相对较高。这样看来,将小功能“集成”到大应用中,是一个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之困。这一点上,iOS 要比 Android 生态圈尖锐许多。一个典型的场景是,没有越狱的 iPhone,甚至不能安装一个更好的输入法,对于我这样的手指粗大、并不灵巧的人来说,在全键盘上打字简直就是噩梦。就因为这个,飞信内置了输入法后,大大增加了我个人对它的使用。再想想有没有更多的例子:讯飞技术很强,但是功能单一的“讯飞口讯”,我很好奇有多少人会愿意用它识别语音,再复制到其他应用中;单纯的支付工具,需要开发者花更多的功夫,才能应用到其他的应用当中……

  最简单的工具,经常被设计更出色的工具所替代,想想 iPhone 预装的天气、笔记、日历、照相机、提醒事项、时钟甚至视频,有几个没有被同类更“复杂”的产品所击败呢?

  这次,苹果错了?

  有人说:当你要删除苹果的应用时,所有的图标都在颤抖,是在向你恳求“别把我删掉”,而第一屏那些删不掉的预装应用也在颤抖,则是在嘲笑你“有本事你删我啊,有本事你删我啊”。

产品复杂化发展之佯谬

  虽是玩笑,但不可否认的,我不止一次地想要干掉这些小玩意,因为可以预见的,在手机变成板砖之前,他们也不会被点击几次。要满足更丰富的需求,我只能下载那些更“复杂”的玩意。

  实际上,苹果希望建立一个应用各司其职、专业化极高的环境,也按照自己的理解编写了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然而,互不干扰的生态圈会要求更多更复杂的应用出现,以在自身内部满足用户的需求。否则只能不断增加应用的数量。也就是说,用户需求的多样性,远远超出了几个屏幕所能容纳的范围,加之应用间通信的限制的共同作用,成为了导致成功应用越来越复杂的原因。

  扎克伯格在推出 Facebook Home 时,提到的理念是:以应用为中心的结构,并不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的最终形态,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更有可能是以人为中心,像传统互联网那样以网页链接构建生态结构。先不论其是对是错,至少在我看来具有更强关联的、更开放的结构,具有更多可操作或可想象的空间。有人认为手机受限于使用场景和自身特征,传统的以 url 定位进行相互连接的结构,难以顺畅地进行操作,这或许,只是提醒人们需要设计一个更方便的“键盘”。

  让我们再看看充斥周围的 Android 吧,尽管更乱、更难控制、更复杂、更不安全,但是仍然像春天的野草般生长得旺盛而野蛮。就算乔布斯仍然在世,又有多大可能把它“杀死”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