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一则老新闻: 2011年2年美国电子书销售额已经超过纸质书籍的销售额。然后是一则近期的通讯: 实体书店倒闭潮后的没落与挣扎。这不禁让人叹惋,如《 查令十字街84号》这般爱“书”人的故事是否已经成为绝响?
地下书店/南京先锋书店 by lotensin
不管承认与否,阅读作为一种通过眼脑并用的智力活动,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奢侈。不知各位看官最近一次完整读完一本书是在多久前。是我们真的不那么爱阅读了,还是我们的阅读早已发生了变迁?
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是:我们并非不爱阅读,也并非如专家所言的浅阅读,而是我们对于阅读有了新的形态需求。如今的读者面临着比以前数千年的读者相比都要复杂的阅读环境,阅读的对象不再限于常识所理解的“书”,我们的阅读量与知识量都以一个难以理解的速度增长,而信息的传递成本也降低至前所未见的程度。
如果说互联网的时代迅速普及了富媒体在信息传递的主流地位的话,手机、电子墨水,这些新的书籍形式(“电子书”)和载体在不割裂记忆的情下,将“书”之存在基础的“载体”和“传递方式”都彻底改变。从有形之于无形,从个体消费到社会化阅读,阅读产生了其有史以来最华丽的一跃。
书籍正走向富媒体化,阅读的定义被泛化。当我们谈到阅读时对象时,不再仅仅是将纸按开数分割装订成册的印刷品,而是融合了文本、音频、视频、丰富控制方式的富媒体形态的信息集合。我们可以认为我们以及进入了一个“泛阅读”的时代。(P.S 本文所提及的阅读将不囿于传统书籍,而泛指消费型媒体的体验过程)
我们将在下面试图探求新阅读时代的媒体特征:
1、碎片化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和心理的典型特征,碎片化是现代生活中注意力不断被分散的现实需要,也显性化了人们对于信息摄取的偏好。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既是对信息的摄取效率的主动要求,也是在信息时代内容过剩的被动选择。
碎:关于流动的时间
对于时间的焦虑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副产品,这本身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矛盾——技术和生产的进步理应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闲暇的时间,但人们同步也在生产消解闲暇时间的消费品——我们原以为社会愈加进步能够带给人们的“无聊”时间会更多(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正是可以通过无聊的程度来衡量吗?),但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却越来越被技术所裹挟而登上消解无聊的高速快车。 对于时间,我们一直疲于奔命。
片:关于文本
相较于金字塔式的文本结构,人们更喜欢倒金字塔式的叙事结构——先给出结论或观点,然后再提出论据和事实。这与人们从报纸的阅读习惯即可得到验证,而中国古代的章回体小说也是这种阅读习惯的体现。
这同时也促成了更追求效率的可视化时代的到来,从博客到微博,从看报到读图,人们对于信息需求愈加干练和直观。
而这种习惯所带来的,或许正是研究者们所担心的“想象力的匮乏”。
2、想象力与可视化
传统的文本阅读与广播、电视电影的差别在哪里呢?除了媒介类型之外,可能就在于其阅读模式的差异,文本阅读通过唤起大脑的想象力(具象)与逻辑分析(抽象)模式来理解和吸收信息,就像人们说的“每个读红楼梦的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林黛玉”,基于想象力的文本阅读实际上也是锻炼和强化左右脑的过程。
在信息的接收层面,图像显著的优于文本,诸多的记忆力课程也都有一种记忆方式叫“ 图像记忆法”。相比文本,人们更喜欢“阅读”图形化的信息,图片和视 频,图片和视频具象化了原本需要“想象”的信息。
NFB的站点bear71通过视频与地理位置结合的方式来生动的的叙述生态保护的故事
当然这也一直被公众质疑,是否会对青少年的思考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但至今并没有见到相关的研究能证明这种影响的典型存在, 知乎上一个问答相信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P.S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字和语言系统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产物,从功能性角度来看文字和语言并非不可替代)
3、跨“介”
穿戴式设备的普及会使得阅读与用户场景更紧密结合在一起,除了眼睛,耳朵、手,甚至身体都可以成为阅读的主体。从这个意义来说,跨“屏”阅读用跨“介”阅读更合适。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阅读的介质,也改变了阅读的模式,这将显著体现于人们阅读的分散化和习惯的设备相关性。
阅读的碎片化,不仅分散了阅读时间或阅读场景(“枕上、马上、厕上”),也会出现基于不同的场景的阅读的差异性(闲暇时间刷文本效率更高,开车时听可能更方便)。不同类型的信息会有自身更适合的媒体形态及消费方式,我个人并不期待有一款终端设备满足个体的全部阅读需求,而更倾向于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多“屏”共存的环境,在一个由云和终端设备构成的世界里生存,我们的的阅读模式是无场景依赖的。
Google 的最新研究表明,当这四类产品被联合在一起使用时,它们才发挥出真正的效力——目前美国民众在媒体消费上花的时间达到了每天 4.4 小时,其中 90% 的时间属于跨屏消费。(via 36氪)
可以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播放的电影,可以坐车时耳机能实时播报今天的好友微博,可以将正在看的报纸play到平板带至户外…而这不过我们阅读场景的分散化的很小一部分想象。您可以重温微软在几年前对于未来数字化生活的概念视频来看到更多:
微软的2019概念视频中完美的设想了未来生活中多屏互动的可能性( via)
4、参与式创作
泛阅读时代的一个更深刻的变化可能来自于创作与出版方式。传统的媒体创作模式决定了内容是确定性的,尽管创作的技巧可以为作品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但总体而言是缺乏变量的。
而新媒体在这个领域另辟新径,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通过网络创作内容,并且通过网络发行或与读者同步,阅读者的反馈本身是剧情创作的巨大推动力。在天涯的某些长篇创作中会有写手将热心的读者写入自己的作品,美剧的新季剧本的创作会受到上一季观众的喜好的影响,而在很多先锋的艺术实验中参观者与艺术家共同参与完成艺术作品已经成为新的艺术语言。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压轴表演,8000名观众集体参与表演哑剧,而提取泄露的消息让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同时沉默,这本身就成为一个行为艺术。
5、参与式体验
还记否金庸小说《雪山飞狐》的结尾?胡斐对苗人凤的那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不知引发多少金迷的猜想和续貂。
新媒体赋予用户更多的自由度和控制权,越来越多的作品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使用和体验。 交互式视频的不断完善将使媒体阅读与游戏融为一体,在曾经流行的 second life以及正在流行的 minecraft游戏中,玩家都被赋予了充分的自由度,这甚至使体验本身也成为了创作
交互式视频在MV《 look around》中的应用
以游戏为代表的参与式体验会渗透到多个领域,促使媒体类型的交叉和跨界,电影、电视、音乐和文本创作之间的互相融合,从线性脚本的创作转变为剧本式创作。互联网本身并非要替代传统媒体,而恰恰是驱动传统媒体的革命和重生。
一首能跟随您心情而改变节奏的音乐,一部可以只关注某个小龙套角色的支线故事的电影(尽管在主线故事中他只出现一个镜头,这是否让你想到《低俗小说》?),一本需要两个人共同协作才能读完的书,凡此种种,其创作模式的核心是将用户行为和社会化元素统筹入剧本创作,使“阅读”过程更具沉浸和代入感。
在昆汀大叔经典的《低俗小说》中,约翰·屈伏塔在其中的一个故事中是个刚露面就被干掉的小混混,而在另一个故事段落中却是主角。
6、通感
眼耳口鼻身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充分的参与“阅读”体验?
新媒体应该打破传统的阅读过程,将更丰富的体验引入阅读过程。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更应该是感受生活。
一部需要你默念阿弥陀佛才能开启的佛经,一本你到达初恋地点才能阅读的情书,一首在塞纳河畔才能播放的音乐,一部帮助角色揭开谜团才能进入下一章节的小说…..
The Silent History是一部科幻小说,读者可以通过iPad或iPhone阅读完整故事,但当访问到特定的地理位置时用户可以获得额外的阅读内容。
Bridging book时一个关于将传统阅读与新媒体互动的实验项目,在 视频中演示了将印刷品与电子内容整合的示例。
一些絮语
不断变化的是阅读的对象、场景和模式,而千百年来,阅读本身并没有变。就像我们从鸡毛信到电报、电话,再到QQ、微信,沟通的形式和场景变化万千,但沟通的本质并没有变。
就像十多年前人们说电话让人们不再写信一样,我们现在也总谈起互联网让人们不再读书。也许的确如此,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再阅读。我们总是一边憧憬新技术的福利,一边担忧新技术对于旧时代的破坏。事实上人们既无法预测,也无法逆转正在发生的这些改变。
而阅读这一人类社会的内在需要,对于open eyes,open mind的意义从未远去。阅读就是是体验,就是感受生活。
这是本能。
(本文出自腾讯CDC博客: http://cdc.tencent.com/?p=7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