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D中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问卷、一对一访谈、焦点小组等,更多是将用户作为研究的客体,通过用户语言表述的观点,了解用户的期望、需求。而北欧和北美近几十年、尤其最近十几年在工业设计领域,逐渐兴起的用户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PD),倡导将用户更深入的融入到设计过程中,培养用户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为代表的实践者,以及以IDEO、frogdesign等第三方设计公司为代表的倡导者,将“用户参与式设计”的概念渗透到了全球。我们身边的某些产品,很可能就是凝聚了设计师和普通用户共同的灵感和努力创造而成。
用户参与式设计理念,不仅转变了设计师的意识和工作方式,还为用户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手段。以摩托罗拉公司为例,在芝加哥总部的Motorola Labs,汇聚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专业研究者,不仅采用传统的人种学研究方法对目标用户群体进行田野调查,还与设计师一起组织用户来到实验室,参与低保真原型设计(每一场次称为一个“PD session”)。通过多个PD sessions,收集丰富的资料,分析并提炼出用户需求,传递给设计师,作为下一步的原型设计的核心依据。
这种在西方业界已被采用多年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国内的实践还比较少。当“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看看,“用户参与式设计”与之相比有何异同,适合什么样的产品、项目阶段,需要谁的参与,适合什么样的用户,以及如何实施。
1. 什么是用户参与式设计(PD)?
“参与式设计”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北欧国家,最初的含义与“设计”的关系恰恰很小,更多是强调“参与”性:管理者接收公众的观点,让公众的声音加入到决策制定过程中。
之后参与式设计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被应用于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软件开发、产品开发等领域,指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有利益方被邀请与设计师、研究者、开发者合作,一起定义问题、定位产品、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方案做出评估。
“用户参与式设计”的核心思想从字面即可体现。它是一种将用户更深入的融进到设计过程的理念。通过应用人类学家和UE领域从业者的不断实践和推动,最近十几年来,这种方法在北欧、北美的产品设计界逐渐被认同并应用。参与到设计当中的利益方,主要是产品的终端用户,也可包括潜在用户。
设计师与用户的角色与传统相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用户成为了产品的设计者和改变者,而设计师和研发工程师在PD session中则更多地扮演了协调者、配合者和观察者,感性的获得对用户的第一手资料。研究人员作为PD的主要组织者,在此过程中,得以从更丰富的角度挖掘用户的意识和需求。
2. 是UCD的另一种说法么?
和UCD所倡导的以用户为中心相同,参与式设计也是高度考虑并尊重用户的一种体现,强调产品设计和开发应优先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然而个人认为二者还是有些许的区别:
传统UCD方法中,用户参与产品设计过程的程度较浅,形式偏于被动,主要是接受访问、接受观察、填写问卷、按研究者设定的任务对产品进行可用性测试等。无论是在用户的主观感受里、还是设计师和研究人员的认知中,用户是被研究的对象,是配合的一方。
而PD 极度强调发挥用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户不再只是被动的从不同的方案中做选择、表述观点,而是真正参与原型设计,brainstorm设计创意,甚至被吸纳到设计团队中,短时间内与设计师一起工作。借助实验者提供的材料,用户可以亲自提供设计方案并解释自己的创作思路。整个过程中,用户感受到他在和设计者一起创造、解决问题,是产品的改变者和owner。
3. 什么样的产品适合PD?
目前PD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采用的具体形式也多种多样,没有条条框框规定哪类产品可以或不可以采用。只要你做的项目需要以满足使用者为最终目标,只要你对产品设计的某些方面还不够确定,只要公司的文化足够开放敢于冒险,就可以尝试全程调动用户积极性、组织他们亲自动手。 手机键盘、浏览器界面、电视遥控器,医疗器械,玩具,等等等等,所有靠良好的体验为生的产品,都值得去尝试在设计中融入用户的深度参与。
个人认为,新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或原有产品的优化力度越大,越适合采用用户参与式设计收集需求、创意、方案或原型。当产品策略发生调整、创新遇到瓶颈、或一款重要产品开始进入衰落期,PD的实施更是有可能为产品和公司带来新的生机。2011年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上,创新工场的吴卓浩举了乐高公司的例子,当乐高在上世纪末陷入无边界的创新怪圈时,一位设计师尝试在论坛上与一批乐高爱好者一起设计了一些产品,取得了很好的反应和效果。
4. 适合项目的什么阶段使用?
一般来说,在设计阶段越早越好。设计师自身的方案还没有定型,产品未进入开发阶段,这样整个项目才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度来吸收各式各样的创意,用户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分析所挖掘出的需求,才能最大化的融入到最终设计方案中。